黃褐斑為蝶形對稱分布于頰部的黃褐色色素沉著。多見于女性,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,其發(fā)病與妊娠、長期口服避孕藥、月經(jīng)紊亂有關(guān)。臨床常見兩種顏色,一種為黃褐色,一種為黑褐色(色素偏深),根據(jù)中醫(yī)五行屬性,黃脾黑腎,故此病主要與脾、腎兩臟有關(guān)。淡黃者為脾虛不運水濕,寒濕內(nèi)生,真臟色外露,屬脾虛水泛,此時應健脾除濕,又根據(jù)條文“寒多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”,治療用理中湯內(nèi)服外用,外用時加銀花、白菊花抑制溫熱藥性,減少對皮膚的刺激。而黑褐者為腎虛,腎濁上泛于面而致腎色上顯,治療應補腎瀉濁,文老應菟絲子、澤瀉即此理。
按照此法辯證治療黃褐斑,臨床驗證有明顯療效,但治療療程較長,需要患者堅持配合。希望大家將此法多在臨床上進行實踐,但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思考總結(jié),如何通過加強中醫(yī)外治法促進色素沉著的剝脫,以縮短療程,提高療效。